

踏出國際人的第一步
童年便立定的志向
我因為僑居香港,從小就習慣了看到洋人高大英挺的身影,高高的鼻子,碧藍的眼睛,穿著入時,我立志有朝一日,要與他們平起平坐。但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一定要有一套方法,才能循序漸進的達成目標。因此一有機會,我就接觸洋人,學「一招半式」英文,將自己往國際化的目標推進。
朝目標邁進

我在九龍仔的「又一村小學」就讀,碰巧有一位美藉傳教士在學校任教,她能操流利的廣東話,因為我們的英語能力很弱,無法與她用英語互動。但我一有機會,就會很羞澀用英語和她打招呼,久而久之,就學會了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等最基本的社交英語,我一直渴望有運用所學的機會。
有一次我隨家人往香港「離島」(香港九龍以外的島嶼)旅行,回程時看見我「練靶」的目標。他是一位身材高瘦、滿頭銀髮的年長紳士,站立在欄杆旁眺望大海,讓我有「高山仰止」、「如沐春風」的感覺。這時我心中有強烈的慾望,就是用我Limited English(英語有限公司)去嘗試與他溝通。但我知道自己英語的斤兩,絕對會「兩三下就清潔溜溜」。這時候莎士比亞的名言(以後讀完莎翁的Hamlet才學到)To be or not to be就出現。我的「心」已經「飛」了過去,但我的「腳」卻「釘」在原地。最後我還是「冒死」的強迫自己演出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的戲碼,可想而知,我的「悽慘」下場。
貴人相助

我真是遇到貴人,原來這位洋人是英國洋行的Expatriate 、一位高階主管,在香港已經住了30年,並愛上香港。他看到我「滿臉通紅」,「全身發抖」的「慘狀」,馬上用他粗大而渾厚的雙手按在我的雙肩上,以廣東話「輕聲細語」的說:「小朋友,不要害怕,你是一個勇敢的小孩,你的英語說得很好,如果繼續努力,你會成功的」。我簡直是聽到「上帝的聲音」,於是放下心頭大石,繼續用廣東話跟他聊天。你可以想像這一個特殊的場景,一中一西、一老一少、一高一矮、一個衣衫不整、一個穿著入時,是如何強烈而又鮮明的對比,但它卻是一個多麼協調與祥和的畫面。
在渡輪要靠岸的時候,英籍長者邀請我共進晚餐,我毫不猶豫的答應,在告別家人之後,就跟隨他到一個佈滿布幔與畫像的豪華西餐廳吃晚餐,你可以想像用餐之時又是一陣慌亂。
他此刻又變成我的西餐禮儀的導師,我學會喝右邊的飲料、吃左邊的麵包、刀叉是從外向內取用、喝湯時湯匙要從內向外、吃牛排時要切一塊吃一塊,我很努力的學習,所以「吃之無味」,但我卻到現在還記得西餐的禮儀,這一切都要謝謝我的國際生涯規劃的英籍導師。
導師宛如我的燈塔,從少年時代至今都在指導我國際化的道路。
我在代辦遊留學的業務時,曾經因為表現出眾,得到Pitman Group總裁的Mr. Mark Pitman的嘉獎。他的祖父Sir Issac Pitman因為發明速記,被英皇封為爵士。為了表示敬意,特別邀請我到London的Gentlemen’s Club晚宴。當我踏入了這個上流社會的「紳士俱樂部」,好像從時光隧道回到我的少年時代,我看到厚重的幃幕、名人畫像與雕刻,回想起三十年前我與英籍導師用餐 的一幕,真有「回到從前」、「歷史重演」的感慨。
跟著趨勢,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台灣現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衝激與挑戰。但沒有經濟實力,就沒有籌碼來推動「本土化」。台灣如果不往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將會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那時說什麼都是枉然。我的英籍導師已經將國際化的火炬傳到我的手裡,我有義務更有責任高舉這火炬,指引更多的台灣青年往國際化的康莊大道邁進,推展台灣的能見度並提昇我們的國際競爭力。
相關文章


A Blessing in Disguise
童年往事 我的童年與青少年期,在香港九龍仔大坑東的木屋區(Slum)渡過。1950年前後,大量的難民湧入香港這一個彈丸之地,無法容納為數上百萬的「新... 閱讀更多

「以偏蓋全」「拼懂」英語
台灣教育影響下 美國工讀(Work and Travel USA)英語面試的過程中,時常看到應試的同學,由於聽不懂其中少數的字彙而「全軍覆沒」、「因小失... 閱讀更多

Connie Francis - Oh! Suzanna
Connie Francis的中高音飽滿光潤,沒有一點毛邊。她唱歌有如內家高手,拔高走低間,丹田之力源源不絕。旁人間關難行處,她氣定神閒,開聲吐氣全不費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