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吳宇森導演的邂逅
童年的奇葩同學

我在高中時代,班上有位奇葩,在課堂上振筆直書,無視老師的存在。他坐在我的正後方,我自然成為他的「掩體」。有一天我實在按捺不住,問他:「為什麼不專心讀書,寫那些有沒有的東西幹啥?」
他的回答令我滿腹狐疑,甚至嗤之以鼻,他說要當演員、編劇與導演。
我當時的自然反應是-「省省吧!也不照照鏡子!!」。但含蓄的我把話吞回去,因為我不願意傷他的自尊。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他還是依然故我,他寫他的劇本,我唸我的書,希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書本帶我振翅高飛、遠離這個貧窮的地方。
遠赴夢想

高中畢業之後,同學各奔前程,我遠赴台灣讀書,聽說「奇葩」鍥而不捨,在片場當茶水、場務,後來成為大導演張徹的副導。
最後以「英雄本色」一片一舉成名,讓周潤發演活了「小馬哥」一角,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連馬英九市長都被掛名成為「台灣小馬哥」,可見其深遠的影響力。
數年前與家人前往西門町看「Mission Impossible」,羨剎Tom Cruise的帥勁,更被該片的聲效及特技效果震憾,在片尾赫然看到Director : John Wu的英文,馬上從時光隧道回到30多年前香港教室的那一幕,腦海中看到一個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青年人,正在為他的理想與未來打拼,證明了「愛拼呷ㄟ贏」、「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難道我的同窗國際大導演吳宇森在他10多歲的時候,已經在編寫「Mission Impossible」的劇本,在經歷30多年的努力,在別人竊笑的眼光底下,終於以行動告訴我們「Mission Impossible is always possible」,身體力行的證明了「有志者,事竟成」,「If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給吳宇森導演的一席話

親愛的吳宇森同學、可敬的吳大導演,
您演活了「從貧民窟至地球村的冒險之旅」,您是最佳的編劇、導演兼男主角,希望您成為青年朋友的典範,用您的光與熱指引與造就千萬個吳宇森,讓中國人不只在好萊塢揚眉吐氣,亦能像猶太人一樣,在全世界的各個領域展露峰芒,使21世紀成為中國人的世紀!!
相關文章


C-SPAN: Joe Wong at RTCA Dinner
Caption Good evening, everyone. My name is Joe Wong, but to most people, I'm known as "who?!", which is actually my mother's maiden name,... 閱讀更多

美國工讀「英文小老師」
獲得熱情迴響 美國工讀—「搶救菜英文結伴同行」一文刊登之後,得到大夥的熱烈回應,相信很多人在閱讀之後,引起共鳴,希望能藉著同儕的... 閱讀更多

English Quarter & English Corner
立定目標 當我們立志要把英文學好的時候,通常會一鼓作氣,英文報章雜誌、字典、翻譯機等一應俱全,然後每天「K」它幾個小時,文章上充滿了註解,媲... 閱讀更多